五分山氣象雷達站於1990年7月1日正式成立,主要是中央氣象局為了解決花蓮、高雄兩座氣象雷達因受中央山脈阻擋,以及地球曲度影響,而在臺灣北部海上、陸上所形成的偵測涵蓋空隙。五分山氣象雷達站可針對北部颱風進行嚴密追蹤監視,提升颱風及豪雨等預報能力,以減少航運設施及民間財務損失,並可增進水資源之有效運用,加強在冬季之鋒面偵測與寒潮守視,及早對農漁民提供強風及寒害預警,以減少損失,並促進國內雷達氣象研究科技水準。
另經濟部水利署於2010年提出「水災災害防救策進計畫」,其中第一項計畫「建置區域防災降雨雷達網」,及2011年召開的中央災害防救會報第18次會議,行政院再次裁示「強化臺灣海象暨氣象災防環境監測計畫-雲嘉南及宜蘭低窪地區建置防災降雨雷達計畫」,預計於新北市樹林區、臺中市南屯區、高雄市林園區、雲林縣及宜蘭縣,共建置5部區域防災降雨雷達,奉行政院函示由中央氣象局辦理,而降雨雷達建置完成後,將整合至雷達觀測網,期利於劇烈天氣伴隨豪大雨之監控,爭取應變措施之預警時間,增加災害預防效能;爰此,中央氣象局為因應降雨雷達網之維運所需,規劃於本站建置德製Meteor 1700DPC降雨雷達維修平臺,用以加強降雨雷達維運人員訓練之用,遂於2015年4月23日開工興建降雨雷達維修平臺土木工程,於2017年6月建置完成,同時啟用營運。
WSR-88D雷達設備議價成功,採購美國NEXRAD計畫下生產的都卜勒氣象雷達。
五分山界樁清理工程驗收。
水電、空調及電梯工程發包動工。
本站人員正式進駐,搬至五分山(現址)正式辦公。
完成道路及站房工程驗收。
WSR-88D雷達設備驗收,開始雷達觀測作業測試運轉。
正式以輪班方式開始24小時雷達測報作業。
完成雷達寬頻介面架設與雷達設備作業軟體(Build10.0)升級案。
完成雷達產品產生單元升級案
氣象雷達觀測業務移至臺北氣象站。
WSR-88D雷達軟體自Build 16升級至Build 17版。
完成WSR-88D雷達系統延長使用壽命計畫軟硬體升級更新。
WSR-88D雷達軟體自Build 18升級至Build 19版。
本站位於新北市瑞芳與平溪之間,是眺望台北盆地、基隆、東北角與平溪的最佳地點,設置美國製WSR-88D(S波段雙偏極化雷達)與德國製Meteor 1700DPC(C波段雙偏極化雷達)兩座雷達,雙白色雷達球罩為顯著地標。
本站屬中央氣象署二等氣象雷達站,設置主任一人,職員九人,工友一人。職員區分機務與觀測二席位,各席位作業方式採三班制、二十四小時輪班,其中機務席位共五人,觀測席位共四人。
氣象雷達維護
行政事務
測站名稱 | 站號:46685 | 站名英譯:WU-FEN-SHAN(WFS) | 測站種類:二等雷達站 |
---|---|---|---|
測站位置 | 東經:121.77305 北緯:25.07305 |
海拔高度:740公尺 | 建站日期:1990/07/01 |
測站地址 | 新北市瑞芳區靜安路4段1巷1號 | 電話號碼:02-24958445-7 | |
通信地址 | 基隆過港路郵局第16號信箱 | 傳真號碼:02-24958448 |
颱風兩度吹毀雷達天線罩
本站於1996年7月16日美製WSR-88D雷達設備驗收,隨即投入氣象觀測作業,於數日後賀伯颱風形成,並於7月30日增強為強烈颱風,其颱風路徑直撲本站而來,造成WSR-88D雷達天線罩吹毀、天線斷落,隨後歷經1年10個月的修復,於1998年6月再度加入氣象觀測作業。
另於2015年7月30日蘇迪勒颱風形成,於8月3日增強為強烈颱風,並於8月8日造成WSR-88D雷達天線罩再度吹毀、天線斷落,再經歷1年4個月的修復,於2017年12月再度加入氣象觀測作業。
五分山第一次下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