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墾丁氣象雷達站 (Kenting Weather Radar Station)

單位沿革

  早期氣象局於臺灣南部的氣象雷達僅有位在高雄壽山頂的高雄氣象雷達站,用來偵測來自巴士海峽的颱風與發生在嘉南平原的豪雨以及其他劇烈天氣系統。但是高雄氣象雷達站的地理位置在臺灣南部稍偏北,無法提早掌握發生於南海或來自巴士海峽地區的颱風。為了滿足對南部地區民眾的氣象防災服務,1991年2月及12月氣象局邀集國內外氣象學者召開兩次「雷達網連研討會」,學者除建議將高雄雷達站北遷至臺南七股外,並建議於墾丁新建一氣象雷達站,以完成全島之都卜勒氣象雷達網,期望能提升氣象雷達測報效能並加強對天然災害之預警能力。氣象局遂自1998年9月動工興建墾丁氣象雷達站,至2000年1月16日正式掛牌成立,並於2001年11月1日起,進行全天候雷達測報作業。

墾丁氣象雷達站

1997年6月

完成站房規劃。

1998年

取得建築執照,並在同年9月10日順利進行站房土木工程的開工典禮。

1999年11月11日

頒布籌備處設置要點。

2000年1月16日

正式成立「交通部中央氣象局墾丁氣象雷達站」。

2000年9月

雷達儀運抵墾丁,隨即於9月22日開始進場安裝。

2001年11月1日

正式運作測試。

2002年4月16日

完成最後驗收。

2012年10月1日

配合組織改造及氣象局業務調整需要,將4位觀測人員調撥支援恆春氣象站。

測站特色

  本站位於恆春半島的鵝鑾鼻,地處台灣本島最南端點,可確實掌握自南方海域侵台的颱風動態。

組織架構

本站屬中央氣象署二等氣象雷達站,設置主任一人,職員七人,作業方式採三班制、二十四小時輪班,其中機務席位共六人,工友一人。

* 主要任務 :全天候天氣守視、颱風監測與定位、劇烈天氣偵測及雷達原始資料傳送與備份。

業務內容

機務席位:

  1. 雷達等設備操作與運轉監測檢查。
  2. 測試儀器、通訊與網路設備、電源及空調設備維護。
  3. 雷達設備定期保養及緊急故障維修。
  4. 雷達原始資料儲存作業。

雷達維護:

雷達設備維護係由機務席位同仁負責,採輪班制, 負責雷達之維修、檢測、調校與保養,以維持雷達性能隨時處於最佳狀態。
作業方式:
  1. 設備檢查 :
    包含雷達每日檢查與年終停機檢查二種。雷達每日檢查並紀錄各項參數值,以觀察雷達性能之變化;年終停機檢查則徹查雷達各單元並依每日檢查結果所得雷達性能變化,視需要調校各項參數,使雷達處於最佳性能狀態。
  2. 維護保養 :
    包含雷達月保養與年終停機保養二種。雷達每月保養,包括清潔天線及軸承座、檢測雷達輸出功率及校準雷達系統時鐘;年終停機保養,則徹底清潔保養雷達各單元並適時汰換老舊零件。

基本資料

測站名稱 站號:46779 站名英譯:KEN-TING(RCKT) 測站種類:二等雷達站
測站位置 東經:120.85496
北緯:21.90100
海拔高度:39公尺 建站日期:2000.01.16
測站地址 恆春鎮燈塔路路51巷33號 電話號碼:08-8851570 傳真號碼:08-8851576
觀測項目 雷達即時觀測,提供回波場、徑向速度場、波譜場等原始資料

本站位置

  • 地址恆春鎮燈塔路路51巷33號
  • 電話08-8851570

歷史記憶

雷達試運轉期間巧遇颱風奇比並進行第1次颱風觀測

  2001年6月正在進行雷達裝機試運轉,此期間奇比颱風由巴士海峽往西北方移動並進入墾丁氣象雷達站的觀測範圍,隨即進行建站後第1次颱風觀測,每小時進行颱風定位觀測及填報颱風定位通報,並利用此次觀測測試雷達整體性能;而奇比颱風也為臺灣中南部帶來不少雨量,造成西南部部分地區海水倒灌,此外尚有零星災情傳出;而颱風行經臺灣海峽,致使澎湖造成繼1986年颱風韋恩後,最為慘重的災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