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1年12月,聯合國第16屆總會議決「國際合作有關宇宙空間之和平利用」後,世界氣象組織(WMO)據以向聯合國提出「開發宇宙相關之大氣科學之應用與開發」草案,並於1963年4月第4屆世界氣象組織大會時議決各國氣象業務的重點活動-採行世界天氣守視(WWW:World Weather Watch)計畫之構想,中央氣象局為發展我國氣象事業,引進最新科技,並配合「世界天氣守視」計畫,自1975年開始籌建「氣象衛星資料接收站」,於1981年1月28日落成啟用並正式成立為交通部中央氣象局一等附屬測報機構。該接收站具有接收、處理地球同步氣象衛星及繞極軌道氣象衛星之功能,設備新穎完善,當時譽為世界最佳氣象衛星資料接收站之一,不僅對天氣預報及颱風警報作業能迅速提供精確之資訊,並促進我國氣象科技之研究發展。該站自啟用後,立即展開二十四小時作業,自同年5月1日起正式接收、處理及分析日本地球同步氣象衛星(GMS)及美國繞極軌道氣象衛星(TIROS-N/NOAA)所觀測之氣象資料。
1987年11月30日修正公布「交通部中央氣象局組織條例」及「交通部中央氣象局附屬測報機構組織通則」,依據該修正組織通則,於1989年8月1日更名為「交通部中央氣象局氣象衛星中心」。
2023年(民國112年)5月16日,立法院三讀通過《交通部組織法》,同年9月15日本署升格為「中央氣象署」,本組(科技發展組)整併原中央氣象局氣象衛星中心、氣象科技研究中心、氣象資訊中心之相關單位部分成員,下設6科(降水技術科、數值模式科、同化技術科、科研計畫科、監測應用科、氣候模擬科)。
曾先生(02)-2349-1008
降水技術科
數值模式科
同化技術科
科研計畫科
監測應用科
氣候模擬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