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氣象局動力統計氣候預報系統包含五大部分:最佳化全球海表面溫度預報、大氣模式前處理系統、兩步法大氣環流模式預報、統計降尺度預報系統與動力降尺度預報系統等。本文有系統整體介紹及個別部分的簡述,並分析兩步法大氣環流模式事後預報(hindcast)的技術得分。
最佳化海溫預報系統(OPGSST)利用多重變數線性回歸將4組統計預報模式及2組中間海氣耦合模式的預報海溫整合出一組最佳化的海溫預報,提供下游氣候模式使用。4組統計預報模式除了Persistence為統計持續法,另外3組統計模式均採用SVD(singular value decomposition)方法但使用不同的預報因子來預報全球海溫。
二步法動力統計氣候預報系統,選定中央氣象局全球模式及由德國Max Planck Institute for Meteorology所發展的ECHAM全球模式為系集預報成員,動力模式之邊界條件則選定中央氣象局所發展之最佳化海溫預報及美國NCEP/CFS系統及所預報的海表面溫度。文中說明此氣候預報系統的事後預報的不同分區及不同季節的各項技術得分分析。
動力降尺度預報所用的區域氣候模式有美國國家環境預報中心之區域波譜模式(NCEP/RSM)及本局之區域氣候波譜模式(CWB/RSM)。本文之目的在分析動力區域氣候預報系統對台灣地區區域氣候之模擬與預報能力,並回顧全島平均之月平均降水量距平機率預報技術及台灣分區之距平機率預報技術之現況等。